速递!双创青年逐梦上海 | 上海非夕王世全:“从0到1”很漫长,坚定不走寻常路

2023-05-18 07:04:00 来源:文汇网

口述者:王世全(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)


(资料图)

整理:本报记者 徐晶卉

很多人都会问我:什么是自适应机器人?它的确是一个新名词,指的是沿着仿人化技术路线打造的、深度融合工业级力控、计算机视觉、AI(人工智能)等多元技术的通用智能机器人。我和团队可以很自豪地说,我们定义了这个科创新名词,它不仅在国内被采纳,也同样被海外机构研报收录。这是新一代机器人。

起步的原点在2016年。我们当时对着一块白板展开一场头脑风暴,准备打造理想中的机器人。我们概括了几点:简单易用,安全性高,性价比高。上网搜索发现,市面上符合我们要求的机器人价格都较高,且难以操作。

于是,我们就想着跳出原有技术框架另辟蹊径。前路充满机遇,也充满挑战。但我们还是选择在底层逻辑上突破创新,专注于特有的仿人化设计路线。

何为仿人?有个词叫“手眼协同”,产线工人的眼睛随便一瞅,就可以通过手的触感摸索,一气呵成做完工作。过去几十年,虽然工业机器人已得到大规模应用,但传统机器人在工作时需要先拍摄环境,有固定轨迹和预设任务,导致工作起来木头木脑,适应性弱。

要改变木头木脑,却并不容易。今天,业界说得最多的是AI“大脑”,但在此之前,我和团队先做了另一个关键“技能点”——为机器人安装“小脑”。人体中,小脑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,用以维持身体平衡、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肌肉的随意运动,映射于技术能力上,牵涉到整机力控算法,这是一个业界少有人涉足的领域。

我和团队花了很长时间对“手”做创新:让机器人的手臂像人一样有灵活的构造,可以靠感觉自发做动作,同时让机器人具备小脑条件反射般的自适应能力,以及“肌肉记忆”,能够像人一样通过学习来增强能力。现在,我们已经能够做到,让机器人只依靠手感就可转动一个小球,还能实现“抗干扰”。通过小脑层的算法,我们突破了“手眼协同”难题。

基于底层能力足够健全之后,我们才开始构建“大脑”,也就是AI。我们和斯坦福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都有非常频繁的交流,也自建了一支近百人的AI团队,构建云端训练平台,输出大量算法。

整个“从0到1”的过程很漫长,中间走过很多弯路,但我们都趟了过来。2019年,我们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上展出世界上第一台自适应机器人,即“大脑”与“小脑”相结合的仿人化设计机器人,引发大量围观。有人问我们,是不是自主研发的?我很自豪地回答对方,这个自适应机器人的软件系统100%是自主开发,新型传感器、机器人关节驱动器、伺服控制器等90%以上的核心硬件也都是自主研发的。

过去几年,我们不断打磨产品。今年1月底,我们推出全球第一款自适应并联机器人——玄晖(Moonligh),它可以完成打磨抛光等高难度工业作业,预计三季度将推向市场。

但这个产品肯定不是终点,这条不同寻常的路,我们将坚定地走下去,让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成果——机器人这个大终端,有能力胜任更多重复、枯燥、有害的工作,有能力走进世界各地的工厂车间。

>>>记者手记:以勇气坚持赢得先发制人的机会

每一家科创企业都有能让人过目不忘的亮点。这些年跟踪采访非夕机器人,记者记忆中就有好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。

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,非夕曾展示过一个咽拭子核酸采样解决方案,记者现场体验感觉“很轻很快无不适”;而在此次采访中,非夕又给记者展示了机器人摸鱼的场景,水中滑溜溜的鱼,人手都难抓,机器人却可以动态跟随和抓取。

无论是咽拭子测试还是摸鱼,背后都直指机器人工业应用场景内的痛点——机械有余而柔性不足。而要解决这个难题,意味着要打破固有的机器人研发思维,甚至从底层逻辑开始重新定义、“从0到10”全过程创新,非夕用自己的坚持,赢得了先发制人的机会。

这样的难题,在机器人研发领域还有很多,但科技创新之路却充满艰险和孤独。非夕的成功有没有可能复制?在记者看来,这不仅需要创业者掌握另辟蹊径的技术,拥有创新创业的勇气,也需要资本的长期投入、创新环境的包容支持,这就是整个社会要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。惟有如此,才能让每一家科创企业都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“特殊基因”,并因此而耀眼。

作者:徐晶卉

编辑:范菁
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