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点滚动:河北33岁女大学生毕业10年不工作 ,理直气壮啃老,原因令人唏嘘

2023-01-23 08:27:18 来源:有书快看

“你们生下我,就应该养我!”2017年,央视播出了一档名为《心理访谈》的节目,节目中一对母女针锋相对,争吵激烈。尤其是女儿,情绪异常激动,甚至直接怒斥父母。

这些年,女儿既不出去找工作,也没有结婚生子,而是理直气壮地窝在家里“啃老”。

父母对此既无奈,又不满。


(资料图片)

可在女儿眼里,父母才是造成如今这种局面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
那么,究竟发生了什么,导致她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竟会如此差?而她又为何心安理得地在家“啃老”?

01

女孩名叫范成金,出生于河北唐山郊区的一个普通家庭,家中还有一个姐姐,名叫范成红。

范成金是母亲当年意外怀上的,可当时却正巧赶上了非常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,然而母亲却执意生下她,最终导致父亲丢掉了原本粮厂的“铁饭碗”,回家过起了种地的苦日子。

所以,对范成金的出生,父亲一直都耿耿于怀,再加上妻子的强势,两人常常爆发激烈的争吵。

于是,父亲把所有期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,希望她将来能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,就算不会飞黄腾达,起码也要考上大学,找到一份好工作,扎根城里。

从范成金踏入学校开始,就被父母严格要求努力学习,甚至规定在班里的成绩必须名列前茅,否则,得到的就只有父母的责骂和打击。

哪怕是她字写得稍差一点,父母也会先来一通指责:“会不会写?丑得要死,还不快擦了。”

可她的字明明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,怎么到了父母这里,不仅不表扬,反而还要如此打击?

范成金小小的年纪,心中却装满了大大的疑惑。

初中时,范成金喜欢上了雕塑和画画,她还专门设计出新颖的服装和鞋子,兴冲冲地拿给母亲看,谁知母亲看都不看一眼,反而指责她:“喜欢那个有啥用?能当饭吃吗?还不去看书!”

母亲甚至还因此事,狠狠地打了她一顿。

自此,她被迫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,只能专注于学习,否则迎来的只有父母的否定和打击。

除了学习上,父母在生活上,也是用同样粗暴的方式对待她。

小时候,她主动帮家里分担家务,自己学着煮饭,可等来的并不是父母的鼓励和表扬,依旧还是指责:“你搁水咋搁这么多?做个饭都不会!”

成长过程中,类似的事情实在很多,甚至有时候,父母还会当着外人的面,毫不顾忌地责骂她。

而这些负面的话语,如同无形的利刃,直戳她的心窝,甚至让她心口流血不止,痛苦不堪。

一直处于这样的家庭氛围下,范成金越来越压抑,她不仅变得毫无自信,更是逐渐出现了一些心理障碍。

再加上父母给予的压力过于沉重,导致原本成绩优异的范成金,却在高中时下滑得厉害。

这可把父母急坏了,但他们并不理解她,反而埋怨她只会花家里的钱,甚至直接骂她不争气。

而对于女儿的学习,他们只会强硬地逼迫她努力读书,却连一句鼓励的话,都吝啬地不肯说出口。

最终高考时,范成金名落孙山。

然而,紧接着,她又在父母的逼迫下,硬着头皮连续复读了三年,可结果还是没能如愿考上本科。

父母见此情形,不得不放弃让她复读,最后,她去了一所专科学校读设计。

02

高考的失利,对于范成金来说,沉重地打击了她脆弱的自信。与此同时,她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,可能自己真的如父母所说的那样蠢,根本一无是处。

到了大学,原本还想着大展抱负的范成金,自信心却被现实再一次“重锤”。

大学里,范成金读了设计专业,只因这是她从小的兴趣爱好。

只可惜小时候父母的反对和打击,迫使她不得不放弃,再加上以前从没接触过相关的知识,导致她在这方面底子薄弱。

即便她想要努力去学好它,但依然感觉力不从心,而且比起那些从小就受过专门培养和训练的同学,她自然就差了许多。

如此一来,范成金大受打击,性格也越来越孤僻,平时也不愿意和同学接触和交流。

有一次,她和同学一起去做兼职,找了份超市推销员的工作,没想到,她却因不敢与陌生人交流,导致工作无法继续。

后来大学毕业,范成金又经历了多次的求职失败,而这些经历,更是加重了她的自我否定。

毕业后的范成金,因一直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,最后只好去做期货销售,然而当她向一个男人推销时,却出现说话结巴的情况,导致半天也没说清楚,结果遭到了男人无情的嘲笑:“大闺女连话都说不清楚。”

此话一出,她再没有勇气待下去,只能“逃”回了家。

03

范成金原以为,家是温暖的港湾,可以为自己遮风挡雨。

然而令她心寒的是,回到家后,父母根本不在乎她在外面经历过什么,不仅没有安慰和关心,还尽是冷嘲热讽。

父母除了一直逼迫她外出找工作,还毫不在乎她的想法。

其实她也想找份专业对口的工作,但实在太难。而父母又没什么门路,根本帮不上忙。

最后还是姐姐通过关系,帮范成金在一家广告公司,找到一份设计相关的工作。但结果她只做了两个月,就被老板辞退了。

因为上班时,公司要求,每个员工都必须轮流打扫卫生。但轮到范成金时,却因打扫得不够干净,被老板找去谈话。

可范成金却认为,老板是在故意针对她。因为此事,老板对她印象极差。

除此之外,范成金还听不进老板的意见。

有一次,她被公司安排帮客户设计名片,老板审核时,提议改小名片上的字号,但她却坚决不同意。她甚至觉得,老板就是不尊重她,和她过不去,不然怎么会不认同自己的设计?

最终,老板以“个人意志过于强烈,为人处事太懒散”为由,炒了她的鱿鱼。

不过即便如此,她也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,反而认为是老板太刻薄。

其实归根结底,还是因为范成金过于敏感而又自卑,总想寻求他人的认同,觉得不被认同,便是在否定自己。

然而,父母根本不知道她心底的痛,也不明白她的无奈,反而因为她被辞退,对她极尽嘲讽和打击:“你将来成事了,我给你跪下!”

04

被开除后,范成金又回到家里,每天除了看电视,什么都不做。

父母十分着急,一直催她出去找工作,但她就是不为所动。

他们甚至把她的行李全扔到门外,赶她出去,可她还是依然如故。

为此,家里每天都充斥着争吵声,日子永远都鸡犬不宁。

其实,范成金被辞退后,并不想一直闲在家,她也考虑过做些事情养活自己,但之前的经历,让她觉得自己其实并不适合出去工作。

于是,她便跟父母商量,想自己创业,比如摆个烧烤摊,或是在村头开个小超市等等。

可在母亲眼里,她的这些想法都不切实际,因而毫不犹豫地拒绝了。

有一回,范成金想要养鱼卖钱,为此,她在家中培育鱼苗,但母亲只要见到她喂鱼食,便会指责她“就只会玩”。

总之,无论她提出什么想法,父母都不会认可和支持她,甚至还经常出言打击:“你要是能成事了,狗都能成事了!”

虽然这些话,对范成金而言,早就是家常便饭,但每次还是会深深伤害到她,而她也因此耿耿于怀,一直记恨着父母。

所以,当她的希望和耐心逐渐消失时,她也就自暴自弃了起来。

事实上,她也反思过,自己的心理可能出了问题,于是,便让父母出钱,她去报考了心理咨询师。

她觉得,这样一来,不仅可以帮助她自我疗愈,还能解决就业的问题,简直是一举两得。

之后,她便按时去上课,回家就认真复习,最终,她顺利地拿到了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。

拿到证后,父母以为女儿这下总该出去工作了,但结果范成金依然躲在家里,哪里都不肯去。

甚至她之前参加培训的学校,请她去教课,她也拒绝了。理由是她当时的状态不好,不想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。

父亲为此非常生气,俩人又大吵了一架。而范成金多年来积累的负面情绪,也全面爆发,甚至还怒斥父母:“你们为什么要生下我?既然生下我,就必须养我!”

后来,父亲干脆不管她了。但母亲却怨恨女儿不懂事,甚至还扬言:“自己还不如死了算了!”

范成金则干脆“破罐子破摔”,一直待在家,哪儿也不去。这样的生活,她一过就是10年。

05

范成红看着母亲和妹妹的关系越来越差,心里很着急。于是,她竭尽全力地劝说她们二人,跟自己一同来到了央视《心理访谈》节目组,寻求帮助。

节目现场,母亲和范成金先后讲述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。其间,母女二人又互不相让,争吵不断。

每当范成金说出自己的委屈和不满时,母亲都是一脸冷漠,还习惯性流露出轻蔑,甚至当着那么多人的面,她直接说出了“干啥啥不成,就是废物一个!”这样侮辱性极强的话。

母亲如此的态度,换做是谁都无法忍受。范成金也一样,她终于忍无可忍,在节目现场爆发了激烈的情绪,对着母亲歇斯底里地大吼起来。

为了让范成金释放情绪,也为了让母亲了解到语言暴力对孩子造成的伤害,节目组在现场做了一个模拟实验。

由一位工作人员念出母亲曾责骂女儿的话,每念一句,就往范成金身上缠一层布条,而这些布则代表了她曾受过的压力。

结果,缠着她身体的布条是越来越多,最后竟让她无法动弹。

尤其是范成金大声说出自己“非常痛苦!从高中时,就感觉在棺材里……”时,姐姐感触颇深,多次流下眼泪,“我能体会到妹妹心里那个挣扎的、焦虑的、抗争的情绪。”

只是她的母亲,却依然是表情木讷,毫无反应。

节目最后,范成金的情绪终于彻底得到了释放,她说接下来自己会去找工作,自力更生。

心理专家认为,范成金的内心其实还是个缺爱的孩子,还需要继续成长,而母亲却在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她,所以她们之间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大。

原生家庭带来的束缚和压力,让范成金内心崩溃,因而出现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,也导致她出现报复性心理,一直待在家里心安理得地啃老,甚至还对父母出言不逊。

然而,这一切都源自长期以来,父母对她进行的打压式教育。而打压式教育,只会损害孩子的自信,让她看不到自我的价值。

其实父母应该是爱她的,只是不懂得如何去表达,可那些恶毒的话语,却实实在在地对孩子,造成了极大的伤害,甚至影响了他们的性格。

而且父母在管教孩子时,说了太多伤人的话,经常自己都是不以为然的。正如范成金的母亲,直到节目最后她都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。

有的孩子可以自我疗愈,活得不错,如范成红;但是,有的孩子就会活在自我否定里,如范成金。

古人言: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”真正爱孩子的父母,应该懂得为孩子今后的人生做打算,而不是总在生活细节中过多地干预和批判。

如此一来,不仅会破坏孩子和父母的感情,还很容易培养出没有担当,缺乏独立的“巨婴”。

作者:羽羽术

编辑:明月松间照

参考资料:《我的啃老女儿》,央视网《心理访谈》,20170508。

关键词: 心安理得 耿耿于怀 理直气壮

为你推荐

推荐内容